2014年9月8日,正值中秋佳節(jié),江西水建饒河1標項目部組織員工前往鄱陽湖濕地公園進行參觀游覽。下午3時,項目部成員乘車至鄱陽湖濕地公園大門,在選好要瀏覽的景點后,一行人向景區(qū)內(nèi)出發(fā)。
走過一段緩長的混凝土臺階,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寬闊無垠的湖面,天青色的水面被微風揉出一段段波紋,宛如一匹極其細膩柔軟的綢緞。湖面點綴的,除了長滿了藏青色樹木小島外,還有一艘艘或藍白或紫紅涂裝的游艇,在碧波之上劃出一道道雪白的弧線。一艘紅柱黃瓦的游舫緩緩駛離臨時的游客碼頭,幾只野鴨伴隨著游舫歡快嬉戲。
沿著岸邊的鵝卵石小道,我們一路前行至一座仿古的小橋前,橋面由木板鋪就,木板涂滿紅漆,煞是鮮艷惹人。對比之下,混凝土做成的橋梁則彰顯含蓄,而表面雕琢出類似年輪的紋理,使橋梁更顯內(nèi)斂深沉,又不覺突兀。小橋兩側(cè)的欄桿由木條構(gòu)成,上面卻是橙黃的漆面,雕有花草鳥石,十分精細。走過木橋,再行穿廊過巷,出現(xiàn)在眼前的便是一座近30米高的古代女子雕像,雕像呈深灰色,坐落于八棱型花崗巖底座上。女子鵝蛋臉型,梳著唐朝云髻,頭頂六瓣花飾,身著寬袖宮裝,右手豎起手印,左手平托一如意,背朝鄱陽湖,臉朝對面的斗笠山。走近細看,底座上有漢白玉板,上面書寫了女子姓名與生平,這是著名的“饒娥像”。
傳說饒娥是唐時人,自幼喪母,與父相依為命。其父捕魚時突遇洪水,自此杳無音訊。饒娥在河邊哭了三天三夜,其父尸體方浮出水面,饒娥也因悲傷過度而死。鄱陽人感其孝心,把饒娥哭泣的那片河灘叫淚灘。柳宗元聞之,深受感動,寫下《饒娥碑記》。
除了饒娥像,其對面的斗笠山也是美景所在之處。入山前,首先看到的是一條由青石板鋪成的臺階,臺階蜿蜒陡峭,兩側(cè)是漢白玉雕欄,欄上雕龍繪鳳,栩栩如生。抬頭仰望,只見臺階盡頭是一座高聳的石碑,燙金而書“天下第一碑”幾個大字。一路走走停停到了石碑前,眼前豁然開朗,放眼瞭望,到處一片茫茫水面,碧波蕩漾,翻起碎玉點點。窮極目力,水天一線之間,一座三角錐狀燈塔若隱若現(xiàn),“浩渺鄱湖水接天,波翻浪涌競爭先;連江通海胸懷廣,滋養(yǎng)生靈歲復年。”余老的《鄱陽頌》誠不欺我。臺階中央又有一小平臺,連接至一片紅墻黃瓦的走廊,廊前紅墻上鑲嵌著墨色的石板,上面刻著一些當代大家對鄱陽湖的見聞和贊譽,筆走龍蛇,字體蒼勁,令人賞心悅目之時不免肅然起敬。走下斗笠山,已經(jīng)接近傍晚,金日西斜,站在饒娥像后眺望,湖面一片金鱗銀濤,美如油畫。
告別饒娥像,我們沿著一條石子小道走回了來時的路,天色漸漸昏暗,回望鄱陽湖,青灰色的湖面,墨綠色的樹林,猶如一美人蓋上了輕紗,朦朦朧朧卻更添羞澀。我不由感嘆,鄱陽湖美景在不同時段觀看,便有不同的意境,而其中滋味,只有來過方知。
湖邊木橋
天下第一碑
饒娥像
斗笠山
饒河1標
楊彬
2014年9月20日